亚洲一级 片内射无码,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一级性爱毛片

        <samp id="83wnq"></samp>
                  <delect id="83wnq"><noframes id="83wnq">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胡潤藝術榜榜眼崔如琢:這60年中國沒有藝術大師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7-06
                      前日,“大寫神州·崔如琢書畫巡展”在廣州開幕,展出著名書畫家崔如琢歷年創(chuàng)作的150幅書畫精品。許多人對崔如琢并不熟悉,但他當年是李苦禪的入室弟子,畢業(yè)于中央美院,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他游美20年,15年前選擇回國定居。

                      今年,崔如琢位列2011胡潤藝術榜的榜眼,全年拍賣成交總額高達3.5億元。而在他身上,更值得玩味的是20年的西方游學經(jīng)歷,使他非常耐人尋味。

                      一方面,客居美國的20年,他得以搶占先機,在國外收藏市場“檢漏”,收集了不少中國古代藝術品。另一方面,留美并沒有讓他走上中西合璧的繪畫路徑,他“固執(zhí)”地將潘天壽等人當年傳承的“指畫”沿襲下來,在他的書房里面,一邊掛著李苦禪的畫,一邊掛著李可染的畫。

                      “越是接觸西方藝術,越是深愛中華傳統(tǒng)藝術?!睂τ谒囆g等問題,崔如琢接受了南方日報的專訪。

                      1.談傳承真正的藝術不能重復傳統(tǒng)

                      南方日報:你曾師從李苦禪等大家,中國畫有何進入的途徑?

                      崔如琢:初中的時候,我就拿著筆墨紙硯,去故宮博物院,對著原作臨摹。20歲之前,我在故宮博物院臨摹了很多名畫。18歲的時候,我在中央美院附中學習,當時畫了一幅梅花,拿給苦禪先生看??喽U先生看過畫后,就對我說“你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他還在畫上題跋鼓勵我“筆墨氣勢頗正確,從此努力可矣?!?br/>
                      許多大藝術家的技法一般是不輕易傳授的,比如潘天壽,怎么磨墨都不給別人知道。但是學習中國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齊白石所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那么要向誰學習呢?就是要學歷史,切忌學一家之長,那樣就很難真正成就為大家。我畫山水有很多想法,先從四僧入手,石濤、八大、“清四王”,這些我都看,不見得都臨,最后研究“金陵八家”。近代也有幾家,比如黃賓虹、李可染、傅抱石,我把這三家也都研究了。這些都是我的老師。

                      崇尚經(jīng)典并不意味著摒棄現(xiàn)代,尚古而不拘泥于古。真正的藝術不能重復傳統(tǒng),不能重復別人,更不能重復自己。承傳統(tǒng)而不拘泥,襲法度而不食古。要深入中國繪畫,就不能不學習中國的哲學,文學對藝術可以說是點綴,但哲學卻決定繪畫的根本。

                      當年李苦禪大師常說,人品不高,落墨無法。傳統(tǒng)畫家最看重人品、境界,因為東方寫意繪畫直接和畫家的哲學觀、人生體驗有關系。中國畫一直在傳承,也一直在超越。所謂超越,并不是畫本身的超越,而是精神上的超越。歷史上的很多大師,他們在自己時代的創(chuàng)作,都是對前一個時代的超越。比如潘天壽學八大山人,在筆墨上就有超越。張大千、石魯學石濤,在某些方面也有超越。

                      南方日報:但是近百年來,不少名畫家都走中西合璧的道路,近的比如吳冠中,你怎么看?

                      崔如琢:吳冠中是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家。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藝術,在藝術上非常執(zhí)著。而他是走中西合璧之路,可以看作是中國畫發(fā)展百花齊放中的一朵小花,但很難成為主流。我在浙江大學講課的時候,有個同學問我,該怎么定位吳冠中,我就笑了,我叫起前面一個非常漂亮的學藝術的杭州美女,我說,她長得漂亮,人見人愛,很像吳冠中的畫。可是有一個問題,她只是大四學生,文化上還沒有達到非常有境界的地步。所以,為什么吳冠中的畫很容易被造假?因為技術含量再高也容易被模仿,但文化含量上的底蘊很淺??墒菂枪谥械漠嬈粒溃袀€性,這些方面足夠使他在這樣一個年代成為一個知名藝術家。

                      我認為,東西方文化應拉開距離,距離越遠越美。用西方繪畫來改造中國畫這種觀念、思維,很難行得通。因為東方藝術是意向的。中國畫的博大精深之處就在于,畫以心為境,畫路即心路;畫以思為界,想不到故畫不到;畫以情為盛,情未達則畫無趣。所以我認為,胸中蘊含天地之大美,筆下自有變化之萬千。由此可以見得,東西方繪畫有不同的文化體系和土壤,東西方繪畫可以借鑒,但不能混淆。

                      2.談美育近代對中國畫的改造出了問題

                      南方日報:陳丹青等人提出,中國的美術教育出了問題。

                      崔如琢:我認為從解放后,這60年是沒有藝術大師的年代。為什么呢,因為最近100年來所有的藝術大師都跟美術教育沒有關系。解放后為什么沒有產(chǎn)生大師,為什么美術學院沒有培養(yǎng)出來大師呢?原因是體制存在問題。

                      我的看法是,徐悲鴻等近代美術大家對中國畫的改造出現(xiàn)了問題,中央美院沿用的教育體制也值得商榷。因為按照徐悲鴻的思想,用西方美學理念和美術思想來改造中國畫,這樣改造的結果就是,只會畫畫,懂得具象,卻沒有吃透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傳統(tǒng)。因為所有的具象都關乎科學,是有限的;而所有的意向關乎靈魂,是無限的,這往往是學習西方技巧所望塵莫及的。但現(xiàn)在中國畫改造的結果,無異于舍本逐末。

                      美術教育體系的根本問題,耽誤了一部分青年藝術家。當年,我十幾歲就開始臨摹“八大山人”、“竹林五賢”等作品。取法歷史的途徑一旦確立,三年五年可能就有所成就,否則三五十年都可能白走。

                      我在北京曾遇到一個畫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都覺得他的畫很好。但現(xiàn)在他80歲了,畫卻越來越差,這是為什么?為何如此優(yōu)秀的畫家到晚年作品那么差?我想,這與我們美院沿襲的藝術改革體制有關系。這位畫家用素描來畫中國畫,走的路子有待商榷,因為中國畫不是素描。好比有人說,李可染先生最大的缺點就是畫畫有素描稿,所以他的畫像版畫,而齊白石就完全不是。

                      因此,現(xiàn)在應該對這些藝術大師有更清醒的認識,看到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也該看到不足,否則的話,我們的藝術思維就是混亂的,就會長期處在這種沒有標準的時代。

                      3.談收藏未來10年名畫價格會成倍上漲

                      南方日報:你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介入收藏,有何心得?

                      崔如琢:1981年我到美國,正巧趕上了美國知名的紐約克里斯蒂拍賣行首次進行中國近代書畫拍賣,當時拍了4幅齊白石的作品,兩真兩假,拍賣結果假的比真的價格高。海外識貨的人才十分匱乏,我就搶占了比較好的收藏時機。在紐約的一次小型拍賣會上,我用3000美元就買下了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如今市場參考價已經(jīng)高達60萬美元不止。

                      還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費城一家古董店里看見一個帶刻款的嘉靖青花魚缸下標著500美元。我當時想東西確實好,但500萬太貴了,誰知老板說是500美元。后來國內專家鑒定這竟然是件官窯,價值百萬。

                      在國外生活的20年,我把收藏當成學習中國傳統(tǒng)的手段。比如我喜愛石濤的畫,我收藏他的作品有18件,當初買石濤的作品只是為了學習。我有一個石濤畫羅漢的冊頁,是他用6年時間畫的,畫中有400多個人物,栩栩如生。他的人物畫很少,現(xiàn)在存世的有名的,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香港一個收藏家有,此外就是我這本冊頁……有人問我多少錢,我說給我20億我也不賣。

                      1980年,一張傅抱石作品100-500元就能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1000萬到1個億。我認為,在未來10年,傅抱石、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等人的作品價格還會成倍上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