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海外競拍屢演不付款鬧劇 遭遇誠信危機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5-06]
在海外屢演不付款鬧劇,中國買家遭遇誠信危機——
天價競拍:贏得驚嘆失卻敬佩
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即將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拉開帷幕。欲知新一輪藝拍行情,看看各大拍賣公司征集而來的拍品規(guī)格便可略窺一二。由蘇州過云樓舊藏并收入《過云樓書畫續(xù)記》的“元四家”之王蒙《稚川移居圖》即將亮相北京保利2011春拍,高達2億元的拍前估價惹來遐想紛紛。要知道,去年以4.3億元開啟中國藝術品“億元時代”的黃庭堅書法《砥柱銘》,拍前估價也不過8000萬元而已。
不想近日海外多家媒體披露了的一則消息卻為近年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火熱勢頭澆了一盆冷水:去年11月在英國以5.5億元創(chuàng)下中國藝術品拍賣紀錄的那只乾隆瓷瓶一直未付款。瘋狂的拍賣成交金額背后,誠信危機仿若一個巨大的黑洞,隨時可能吞噬眼前的美好。
拍而不付釀笑話
去年11月11日,英國班布里奇拍賣行接受私人遺產(chǎn)小拍,一只乾隆粉彩鏤空轉(zhuǎn)心瓶被一干中國人哄抬到5160萬英鎊(約合5.5億元人民幣)成交,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紀錄。可惜,這樁令人亢奮的大生意竟然在幾個月后跑了單。自今年2月起至今,英國《金融時報》、英國《每日郵報》、美國彭博社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拍下天價花瓶的買家未付款,花瓶仍在庫中保管,并面臨著二次上拍的命運。
“好大一個笑話!”“讓他們留個壞名聲去!”……這是記者在海外網(wǎng)站上看到人們對這則報道給出的評價。競拍而不付款,天價瓷瓶的遭遇也不是第一次,類似事件對中國買家在國際拍賣場上的形象落下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誠信危機怎么解
“中國買家是到了反思的時候了!屢見不鮮的闊綽出手背后,有多少理性的成分,又有多少爭面子的沖動?”上海書畫院前院長、藝術家江宏感嘆。
回放天價瓷瓶的競買過程,看得人瞠目結舌:“一時間房間擠滿了幾百人,絕大部分是華人,不少人是‘打飛的’趕過來的。其間,拍賣槌被拍賣師敲碎,委托人之一曾一度因休克被抬出拍賣現(xiàn)場?!笔澜鐚τ谥袊I家更近一些的印象來自3月下旬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一件估價僅為800-1000美元的民國仿乾隆粉彩瓶最終以1800.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成交,成交價是估價的22500倍。
收藏家馬未都在博客中描述:“拍賣現(xiàn)場擠滿了熱情奔放的中國人,所有委托競拍的電話線都占上了,能搶上一部現(xiàn)場電話都算幸福。拍賣一開始,加價都以百萬美元計,大呼小叫,老外們馬上沒了聲響,只剩下中國人英勇奮戰(zhàn)?!薄棒斆А?、“不差錢”、“匪夷所思”……近年來這些詞匯怎么成了某些中國買家的代名詞?
“海外拍賣場上但凡出現(xiàn)中國藝術品,價格都像坐上火箭般一路狂飆,但事實上,很多拍品根本值不了這個價。于是,當買家事后感覺拍得貴了,索性一走了之,不付賬就是?!苯旮嬖V記者。
江宏解釋道,這種出爾反爾的過家家心態(tài)或許來自海外拍賣的“零風險”,支撐交易的不是保證金,而是信用?!爸袊I家在海外拍場上贏得了驚嘆,卻丟失了敬佩!他們自以為鉆了空子,保住了真金白銀,誠信危機卻在制造一個更大的黑洞?!?br/>
據(jù)了解,在國外,商業(yè)誠信是普遍共識,作用舉足輕重,一套行之有效的“黑名單”機制像一只看不見的手約束著人們的行為。買家一旦違約,個人的誠信將受到懷疑,由此波及的可能是你全部的事業(yè)和生活。一家國際大拍賣行就曾發(fā)生過這樣的故事,一位買家競得一件藝術品后因經(jīng)濟問題無法按時付款,最后連保險、銀行等都拒絕為他提供服務,導致此人自殺身亡。
在江宏看來,藝拍時的競價應該理性,對拍品要有一定的了解,對價位心中也要有一桿秤,否則不是成了冤大頭,就是以損害誠信作為代價。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