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司母戊鼎”更名之思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3-22]
改擴建后的國家博物館,日前終于掀開面紗,開始對散客開放。在為國博新貌感嘆的同時,細心的觀眾卻注意到了另一個細節(jié):鎮(zhèn)館之寶“司母戊鼎”已悄然更名為“后母戊鼎”。
對這件國之重器的傳奇歷史,許多人耳熟能詳——1939年于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一經出土便引來不法商販和日本人的垂涎、幾經波折斗智斗勇才留在了河南、在許多國寶遷往臺灣時卻因為其體態(tài)的“巨大”安然無恙地留在了大陸。
“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認是郭沫若先生所為?!八灸肝臁奔礊椤凹漓肽赣H戊”。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這一命名也獲得了學者們的普遍認同。但后來也有文字學家提出,“司”字應作“后”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個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辭?!穼Α八灸肝於Α弊髁诉@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后母戊”)。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
理論上,這兩種解釋都是沒有問題的。這次把“司”改為“后”,實際上是否定了從前把“司”理解為“祭祀”的說法。大部分專家認為“后母戊”的命名要優(yōu)于“司母戊”,其意義相當于“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后”同義。改為“后母戊”,意思相當于: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不過,部分學者雖然認同新的名稱,但覺得改名成本較高,涉及問題多,所以持保留態(tài)度。對于大眾來說,容易產生疑問的則是:這么一個國寶級文物名字變更,是否需要有一些程序?是否需要經過專家集體論證、權威部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在考古界,給文物定名有兩種形式:一是文物發(fā)現(xiàn)后,召開學術座談會,二是學者們在學術刊物發(fā)表文章公開討論。在討論后,達成共識,名稱便被廣泛采納。換句話說,在很多時候,文物的命名并非要召開專門發(fā)布會。所以,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對大鼎更名,也屬正常。他們應該已經廣泛征求考古學家特別是古文字學家的意見,才做更名決定的。
盡管如此,對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文物進行更名,還是應適當考慮大眾的感受。業(yè)內人所共知,外界卻未必知曉,有關部門還是應及時做一些解釋工作,讓科研成果更好地普及,避免引起誤解、誤讀。楊雪梅(本報記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